PBL与内容分享
PBL
在教育领域有两种解释,一是问题型教育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二是项目式教育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在问题型教育
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动思维,老师会提前准备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这些问题贯穿在教育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教授、讨论、验证。
项目式教育
也类似,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个道理或培养某种能力、品格,将其放置在提前设计好的项目情境中,通过对情境接触的不断深入,逐渐感知到项目体现的精神内核。
可以说前者是对思维的逐步引导,后者是对身体行为的逐步引导。
这和做一次内容分享感觉类似,问题设置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带着问题看过程,看分析,能和自己的思维结合起来,辅助接受学习。所以问题的设计一般和分享的内容不能完全重合,又不会相离太远。完全重合就失去了问题存在的意义,且不能引发受众独立思考;如果相离太远,受众会抓不到问题和内容的关联性,或是关联性太少,或是很难从学习者的角度自发思考出其中的关联性。
我把常见的内容分享分为 五种 形式:
- 导论:介绍新领域知识概况,引发参与者自身对其中部分研究方向的兴趣,特征是内容广度大,深度浅;
- 科普: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解释说明一些参与者常见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 案例:通过分析一个存在或不存在项目,总结领域问题的解决经验和方法论;
- 工具:介绍为了某个特定目标而存在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 陈述:与参与者同步某个已知项目的历史进度或未来计划。
其中 科普式
、案例式
的分享,都需要有将受众带入主题的切入点。
科普式分享
,受众本身很可能是带着问题来学习,如果能设计出正好切中大部分受众平时最关心,但靠自己的简单思考无法正确推理的问题,就能起到很好的带入效果。受众自己对于答案的渴求是问题设置对科普过程起正向引导作用的重要因素。
案例式分享
和问题驱动的学习思想结合得最为紧密,这类分享的受众一般是和分享内容本身就强相关,甚至是日常参与其中的人员,分享的目的通常是介绍有效行事的方法、给予正确行事的参考、引发不当行事的反思等等。相比科普式分享,受众更可能带有强烈的疑问,问题的设置会准确击中他们的内心,容易引起很好的交互效果,并得到分享反馈。而问题本身的设计因为和案例极具细节的特征,也变得较为简单。
导论式
、工具式
、陈述式
的分享,则不太适合优先考虑问题设置的带入方式。
导论式分享
的目的多在于带受众了解一个领域的概貌,让大家对一个大知识领域有初步的系统性认知,通常并不深入到过多的细节中,没有太多具有深度的内容。以题为《天文学入门介绍》的一场分享为例,该分享可能会介绍天文对象和层次分类、地球向太空能看到什么、天文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天象观测方法等等。
如果问题设计是向受众不曾了解的较大范围认知进行提问,如 “我们头顶夜空里到底有什么?”,这类问题本身和主题贴合度过高,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如果问题设计比较专业,需要一探到底,如 “什么时候拍摄夏夜大三角最合适?”,就和导论分享的过程特征不太相符。专业问题的解答是在某一个特定点上,从某一个特定角度不断发散到收敛的循环过程,对领域概貌的介绍是单纯的树状发散过程。
工具式分享
和案例式分享比较类似,受众会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参与分享学习,但和案例式解决 “How” 和 “What” 不同,工具式分享解决的通常是 “How to”。举例来说,有一场案例式分享,主题是《李子柒某某爆点视频剖析》 ,通过从某个爆点视频的生产到编辑到推广到被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分析,帮助受众理解爆点视频背后的产业逻辑,并提供生产爆点视频的经验方法。而类似主题的工具式分享,可能是《Davinci的使用》,会告诉大家如何使用 Davinci 这种非编软件来剪辑一个带有转场效果的拼接视频,其中会介绍在哪里下载软件、导入资源,剪辑过程,甚至软件的快捷键等等。
对比可知,案例式分享是为了让参与者知道相关现实的描述和构成是什么(What),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论(How)。而工具式的内容目的性极强,受众提前就知道现实是什么,知道解决方法的理论知识,只是不知道怎么实践这些理论(How to),这种情况下,用户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环,此时在分享前做设置各种问题,反而是个累赘,显得多余。
陈述式分享
多以对既往结果和未来规划的呈现为主,目的是同步工作成果、实验数据、实施计划等内容,分享者需要用图示、图表等数据可视化手段突出重点。受众在参与分享的过程中通常不需要做主动的发散思维,而是需要基于数据和计划参与后续讨论。如果在该类分享开始之前设置问题,会给参与者带来不必要的疑惑,甚至使与会者的注意力过于发散,不能跟随梳理逻辑良好的陈述对内容进行了解。
在内容分享过程中,不论是对选择不同的演绎方法,还是设置的各种便于理解的情景环节,目的都是找到尽量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分享主题,让参与者尽可能高效地吸收和理解内容本身。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适合于做问题设置的分享形式,一般涉及的主题内容也正好更符合教授给儿童、学生等角色的知识。
想想传统模式下在课堂学习内容,导论课让学生了解入门,软件工具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检验学习成果的实践方法,期末考试和论文提供了其陈述方法。除此之外,大部分真正的学习时间,就花在知识的讲解科普,和做习题题解的反复过程,刚好对应科普和案例式分享,这两个过程中,学生最可能也最需要产生大量的思考,来找到自己对于系统性知识的理解方式。
PBL的出发点就在这里,不管是那种PBL模式,都巧妙地选取了人对知识认知过程中跨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对已经有一定背景了解基础的受众,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内容学习和内容分享和而不同,如果你想要做一场内容分享,其目的是让受众快速吸收系统性的结构化知识,不妨尝试采用科普或案例的形式,并在分享开始前,设计一些能使大家打开思维,并在最后豁然开朗的问题。
带着问题开始一场内容探索的华丽冒险吧!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个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