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Steven Weisblatt, MD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又称为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一种长期记忆的形式,指关于技术、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记忆有时候会被贮存在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中,当一个人做了某一特定身体动作时,便触发了这个记忆。

内隐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以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大脑回路来处理的。内隐记忆通常较不容易改变,但可以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自动行使,其可以只是单纯的反射动作,或是更复杂的一连串行为之组合(相较之下,陈述性记忆一般较容易以言语表达出来)。内隐记忆的例子包括学习骑脚踏车、打字、使用乐器或是游泳等。一旦内化,内隐记忆是可以非常持久的

以上内容节选自内隐记忆的 Wikipedia

在敲下今天第N个反中括号(结束一次程序方法调用)的时候,
脑海里浮现起了某年的春节,和我的家人站在XX天地对面,XX园旁边的XX银行门口的场景,

画面时而是近处的ATM,我们在验证银行账户的查询密码,
时而是我独自站在XX大道十字路的东北口,像西南方向望去。
两张画面交替出现,意识稍微游走开,就会切换到另一张,困我在回忆里越陷越久。

我知道又是该死的内隐记忆在作祟了……

这条行为和场景的精准关联从产生伊始,出现了几十次。几十次对同一个场景的唤起,足以让我对这它给予更多的注意力。

结合我工作环境中实际敲下的反中括号次数,这个关联出现的频率实际并不高,但奇怪的点在于,它并没有从出现变成内隐记忆的条件和环境

当第一次出现这条关联的时候,家周围的环境只是在较为轻松的打码过程中闪现了一瞬间,我并没有对它过多关注,思考其为何会在彼时浮现。

多次出现之后,我总结它的出现有这几个特点:

  • 没有其必然性:彼时的我不处于与场景关联的生活行为阶段,平日不会被相关问题所扰,
  • 本身并无意义:对我的打码行为和大脑思考没有任何帮助,我没有有意识再次回忆这个场景。
  • 和具体行为环境有着深度关联:当我不在工作环境打码、不打码时,从未出现过。

我不得不接受这条记忆被不断加强的现实,无法预知其出现的频率会不会越来越高,无法预知我会否在工作之外过度思考家乡的地情,但和它第一次出现时相比没变的一点是——它的出现本身毫无意义,这是一条没用的内隐记忆

这成为了另一个观点被论证的证据之一——随着在同一个环境身处时间的积累,人的思维会逐渐固化,在变得更擅长游弋于环境法则丛林的同时,也容易失去跳出禁锢,寻觅阳光的可能性。

这一点就是后话了。

Image From Google

在我身上还有一些印象很深、持续时间很长的内隐记忆。

其中一个的起源是十几年前,还是学生时代的一个暑假。那段时间在补一部漫画,连续一周左右都被那几个章节的精彩剧情和深度刻画的人物所吸引,每睡前还会回味一番,思考人物的心理和动作。

伴随着对漫画黑白分镜思考的同时,被反射关联回忆起的,是看漫画时被反复听很多遍的一首歌。音乐中简单流行的旋律和上口的歌词让我无须分散注意力就能很快记住。

漫画中的人物,歌曲的旋律,一次一次冲击着我的感知联觉。那个夏天之后,这条内隐记忆就扎下了根,时至今日,虽然彼时的漫画和歌曲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大众淡忘,但每当我想起那部漫画那个章节的剧情,音乐就在耳边响起;每当想起那首歌,黑白的人物就以标志性动作在我脑中闪现。

对那时候认知能力尚不完善的我来说,这条内隐记忆建立过程的新奇性,可能比内容本身更让它自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mage By Kathleen Patrick

在没有被刻意记起,甚至早已融入我生活习惯的某些领域,存在着更多的内隐记忆。心理学业界关于内隐记忆是否真正存在还有不同意见,这种从实验数据反推来的归类方法,不能完全作为补充认知体系背后逻辑的一环。

虽然我可能无法像上面两个突兀的例子一样直接地分析它们背后的成因,却已培养起了对习惯成自然的警惕,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强化内在的行为准则,从而树立更完善的人设,甚至规避盲目和陋习带来的风险。

注:多吃菠菜不会让你变成大力水手,但会让你在需要使用大力时,想吃菠菜


本文版权归个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